当前位置:玖小君>武侠修真>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当我还有机会抱着你,告诉你别害怕,我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当我还有机会抱着你,告诉你别害怕,我在(1 / 3)

如果说网络上关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提到最多的是什么?

那无疑是混乱。

混乱让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悬疑色彩,惊悚色彩。

同时混乱也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但是关于混乱,却也被很多人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读。

有影迷根据这个病症的轻重程度来解读这部电影。

“一开始提到的老年痴呆症病情描述,我们发现导演遵循了病情的发展脉络,整部片中父亲的病况呈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阶梯型变化:

轻度痴呆: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事物遗忘(父亲常找不到手表),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远期记忆减退(父亲忘记女儿女婿护工长相,忘记露西去世)

中度痴呆:明显的视空间障碍(父亲将医院认作公寓)、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父亲跳踢踏舞,严词指责女儿、和女婿冲突)

重度痴呆: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无法完成如穿衣、进食的简单生活事项(女儿帮父亲穿衣服、让妈妈来接他、父亲的二度哭泣)

由此可见,导演之所以展现种种经过人物、时空、逻辑打碎重组后的混乱景象,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充分展现出一个老年痴呆患者脑中的世界:它不同于正常世界,里面的元素可以任意组装,时间可以倒置,人物没有确定脸谱,发生过的事情还会再现......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

毫无疑问,导演的目的达到了,很多人看完这部剧的第一感受都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再看时大喊烧脑,惊呼过瘾,此时其他的好电影在烧脑面前,都显得不值一提!

导演通过巧妙的故事剪辑、丰富的暗线布置、恰到好处的转场、以及对现实病症的深刻理解,让人领略到一幕幕身临其境般的荒诞,也许正因为其改编自同名舞台剧,才显示出戏剧般的另类与深刻!”

也有人聚焦于女儿安妮!

“当聚光灯都聚焦于导演和主角的时候,当人们都在谈论安东尼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本片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女儿安妮,其扮演者同样通过卓越的演技,表现出了在面对现实中人类普遍遭遇——个体生活与亲属关系间抉择时的个人挣扎,面对病情反复发作的父亲,她投入全部精力,甚至于牺牲了个人家庭,那种身为重病家属渐渐堕入绝望的境遇,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心疼和感动。

而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安妮才是真正的我们很多影迷的更容易代入的角色。

为什么?

因为当你变成了安东尼,那么那个时候早就已经被困于时间之中,这种痛苦无法摆脱,甚至无法逃避。

可是安妮却不同,她的身份,是女儿,是唯一能够照顾父亲的亲人,网络上有不少有照顾老年痴呆症的亲人的影迷,讨论的最多的无疑也是安妮。

电影也正是透过对女儿安妮的描写,折射出老年痴呆这一重病对于病人家属的伤害和打击,他们同样经受着折磨,承担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我们在与父亲这一形象感同身受时,也要对同样坚强、默默咽下苦楚的家人们心生敬意。”

“被最后一幕彻底冲垮了泪点,父亲在最后说,“我感觉好像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我已经搞不清楚发生的一切,我再也没有栖身之地了”无助的父亲依靠在护士肩膀上啜泣,就像个懵懂的孩子。

如果说前面都是导演对痴呆症病人脑中记忆的捕捉和描写,最后一段父亲的自述就是对痴呆症最终归途的揭示了:疾病会毫不留情地摧毁一个人,从他的身体到他的意志、理智、自尊、亲情......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而身为一个普通观众能从中领悟的,大概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身心,照顾好自己,同时珍惜身边最爱的亲友,如果尚有余力,请对那些遭受苦难的家庭和个人,多一份体谅和支持,那就是大善了!”

当然,电影也有一些争议的点。

比如电影里面,父亲安东尼被打的事情。

因为电影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源自于安东尼的混乱的记忆,还是梦魇?

他到底是被打了没有?

如果是,那么是被谁打了?

影迷们大体上给出了三种推测的结果。

“结合镜头里2人站立的位置合理推导出,就是被女婿打的吧?”

“可是两个女婿,到底哪个打了他?”

“感觉应该是养老院的医生虐待父亲,因为在前面打父亲的女婿形象是养老院医生比尔,和后面不同,而且镜头切换后女婿有明显的摊手不理解的姿势,下午时他还安慰拥抱失落的安妮,在后续的晚餐中,女婿还心平气和的和父亲聊天,这里的女婿不像打父亲时那么冷血和不尊重人,根据之前人物经常错位的经验,推导出有可能是医生虐待父亲,父亲在记忆里出现了人物错位。”

“赞同楼上的,感觉就是被养老院的医生比尔打的,不然为什么两个人长相一样?”

“不好说吧?安妮为什么和丈夫离婚?肯定是有临界点吧?比如因为丈夫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