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其他类型>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21章 我没偷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我没偷吃(1 / 2)

胡思乱想,李铭脑海里转动了许多方案。

比如办个合作社名下的生产小组。除了众所周知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

这时候还有很多运输合作社、消费合作社、购买合作社等服务流通领域的合作社,也还有手工业的工艺、纺织、服装、家具、木工、五金、皮革等的手工合作社。

他之前参加救火的那个厂房就是街道下属的电磨小组。

他前些天找的给娄晓娥办身份的国棉一社就是街道办下属的一個手工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生产小组可以挂在街道办或者工厂的名下,生产经营的剩余就是社员分红。这些合作社是80年代集体经济的主力之一。

李铭是干部身份,不合适搞这些。不然他把娄晓娥、福伯等人的名头弄进去成立个生产小组,没有用工指标就用真的临时工或者让生产队代加工,想发家致富还是很快的。

此时社会秩序井然有序,骚操作不好搞。

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比打猎更简单更轻松的办法。对于他而言,打猎真的是最轻松的办法,探查一扫,猎物就找到了,而那些普通猎人90%的工作是在找猎物的路上。

李铭又多想了一会他就懒得想了,向阳花那边的温室大棚搞起来,他应该能分到不少钱。

范家文明天要把气枪借给他,他不去打猎都不合适。

他打上几头猎物卖给轧钢厂小食堂,挣的钱也足够那些大聪明们认为的‘他挣到的钱够支持到过年’。

他95号院那个简陋的家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家具。

李铭会挣钱不会过日子的人设暂时很稳。

人设必须稳住。

这样关于他的举报信才少。

他把车停保卫科的小楼旁,骑上自行车回小四合院。

半道上他遇到了娄晓娥,她刚是去城东图书馆找资料。

两人确认过眼神,眼神中都是充满惊喜。

他扶车陪着她步行回家。

娄晓娥踩着欢快的脚步,说道:“上次听了你的建议,我给好些作者写信了,已经收到了好几封回信。”

“你还真写了啊。”

“你都说了,我肯定是按你说的做。有的给我开书单的,也有给我寄的信里直接抄写了数据的。”

这年代的人是真的乐于助人、助人为乐。

“有高人的指点,这建筑安全的文章应该比较好写了吧。”

“好写很多了。之前是没头绪,先前都是乱写的开头,现在是大概知道怎么写了。”

“那份证据保存的,我也只是草拟了大纲,还没怎么动笔写。”

“等会吃完饭,我们一起写稿子吧。”

李铭顿了顿才说道:“行啊,不过我今天要先写一份建造温室大棚注意事项的稿子。”

他刚刚收获气运能量百缕,估计是许大茂给他贡献的。多乎哉,不多也。这事情对许大茂的影响没有傻柱的大。

许大茂最后就是警告写检查自我批评,想升官那是暂时彻底没希望了,当然本来就希望很小。许大茂还没有开始活动就被李铭一棍子给他打回去了。

“是你下午说的计划书么?”

“不是,温室大棚的计划书更简单,写复杂了他们也看不懂。这个建造大棚注意事项的,我只是先拟个稿子,指导一下后续建造过程的记录,种菜到真正收获的各种数据记录,我最后再整理成论文投稿。”

“那不是天天要下乡去?”

“一开始天天下去,或者就在那边住些时候,我买一些温度计放在每个大棚里,后续叫他们记录。”

“那得培训好他们,不然记错了可就麻烦。”

“我打算叫高建成办这事情,他比较实在,办事情一板一眼的不会乱来。”

“要是北方冬天都能种上温室大棚蔬菜,那几亿人都不用天天吃萝卜白菜了。”

“没那么多,就城市的几千万人而已,农村的大部分人舍不得吃,也是吃不起。”

“还有生产队连玻璃都买不起吗?”

娄晓娥也不是一无所知了,她已经知道东风公社这样的是条件比较好的公社,全国还有非常多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公社。

“风吹日晒,不说其他,就是玻璃老化速度也会比咱们用在窗户上的更快多了,都是要算进成本里。生产队的成本不低,他们要是搞了大棚,大部分收成会拿去卖了换钱回本,社员最多偶尔打牙祭换个口味。”

“这样啊。”

离得近,两人不紧不慢的走着也很快到家了。

娄晓娥去厨房帮福妈一起做晚饭,李铭回东厢房写计划书。

他把25支(瓦)的灯泡换成了100支的,房间里格外的亮。棒梗说的对,要在光线敞亮的地方读书写字才不伤视力。

这时候通电的家庭大多用的是15支的灯泡,25支都是算可以的,100支的基本是公家单位在使用。

有的单位家属院没有每户装电表,算电费的时候就是计算各家的灯泡瓦数、数量。

李铭、娄晓娥都是不差钱的,那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娄晓娥平常不用大瓦数,看书写字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