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其他类型>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23章 一条龙的产业升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3章 一条龙的产业升级(1 / 3)

倵汉的事情,发生在20日。

这个口号,是在22日提出来的,‘我们不能天真浪漫’。

要说这里没有相关性,估计没人信。

大部分的事情都会有前因后果。

李铭也就稍稍停顿了下,继续翻看其他文章。

轧钢厂暂时比较团结,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铃铃铃铃铃铃。

“喂,轧钢厂保卫科。”

“李科长吗?我是张海洋啊!”

李铭询问道:“你到遵化了么?”

张海洋得意道:“我混到了一辆顺路的軍车,上午就赶到了。”

“我也找到了这里的畜牧局。制作一次黑曲霉糖化饲料要40多天,我估计我一时半会儿是学不会。”

李铭心想,路子挺野的,此时遵化还没有通火车,从京城去一趟不是很方便。

“没事,你把技术资料弄一份回来,我们自己再研究改进。”

张海洋怕听错了,复述了一遍,“只要技术资料是吧?”

“没错,他们的技术只是用来参考的,40多天才能酦酵出来的饲料,我养猪场的猪都要饿死了。”

张海洋无事一身轻,“那我看今天有没有顺路车回京城。”

挂掉电话,李铭哼着小曲,心情大好。

青草、秸秆等发酵的猪饲料,他知道用酒曲、醋曲、酱曲等,按1:1:1搭配着发酵。

具体的过程,他就不懂了。

现在已经有成功经验,加上京城的科研实力,他相信很快可以研究出发酵周期更短的猪饲料。

很符合伟大导师的指示,‘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

这时期,散养猪普遍是直接吃农作物的根茎叶、青草,或多或少的会用豆粕、米糠、麦麸等搭配一起喂养。

要消耗4-8斤的饲料才能长出1斤的肉,达到出栏体重的时间是540天以上(18个月,一年半)。

青贮饲料比直接吃鲜草、干草、根茎叶等更有优势,但也只能算是满足牛羊猪的基本需求,营养价值还是较低,也不能喂太多了。

发酵饲料更加符合牛羊猪的适口性,营养也更为丰富,更容易消化吸收。

生猪吃进肚子里的很大部分食物都没有吸收,当成猪粪排除了。

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就是减少了浪费的食物,提高了料肉比。

使用了发酵饲料、青贮饲料等改良饲料后,加上用的豆粕、米糠、麦麸更合理,出栏时间可缩短到360天左右(12个月),养猪场要是有充足的纯粮供应,还可以再缩短一些时间。

料肉比增加,出栏时间缩短,两样都可以大幅减少养猪的成本。

发酵、青贮饲料,多了一个发酵过程的成本,需要消耗一些劳动力。

跟粮食比起来,劳动力根本不值钱,更何况缩减了180天以上的出栏时间,省下的劳动力更多。

他还准备把颗粒饲料技术引进到国内,降本增效会更明显。

当然跟几十年后的没得比,几十年后散养猪可以240天(8个月)出栏,又少了120天时间;规模化的先进猪种、先进饲料、先进管理,可以让生猪的出栏时间缩短到135-180天。

李铭美滋滋的想着他的牧草种植、饲料加工、规模养猪、火腿肠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升级。

采购三科的人正在头疼不已。

为了表现积极,周末同样也在上班。

采购员胡来无奈道:“房山那些生产队都说了,今年的西瓜要全部上交,不敢卖给我们。”

负责养鸡的赵信看着报纸,“大兴的也是这样说的。”

“不过,他们给了我一个好消息,果品公司的人跟他们讲了,今年西瓜产量估计有50%的增长。”

“有这么多新增产量,不管是供应居民需求还是机关单位的采购,应该是没问题。”

钱进所说的乡下的采购最近经常受阻,不是钱进一个人的遭遇,是越来普遍的现象。

李雪瑶怀疑问道:“真的假的?我听人说,今年的桃子产量不行,比往年少了一半呢。”

赵信头都没抬,“他们说的,我也不知道真假。”

1967年,市果品公司购进了3925.25万公斤西瓜,市区人均接近10斤,是历年最高的,要73年才能打破这个记录。

钱进下着象棋也不忘搭话,“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就这样了。”

“夏天有其他水果可以吃,不像冬天没东西吃,大伙凑合着过呗。”

“这下将死了吧!”张有禄得意一笑,“果品公司好像正在火腿肠的海淀厂区附近建设冷库。”

钱进认栽道:“您棋高一着!老胡,轮到你来了。”

老对手输了也没有开嘲讽,胡来询问道:“那附近有西郊食品冷冻厂,会不会是食品冷冻厂在搞三期工程?”

张有禄起身去倒水,“错不了,招牌都竖起来了,跟食品冷冻厂隔了好几百米远。”

西郊冷库主要是存放猪肉的,鱼、蛋、水果等也有存一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