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其他类型>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30章 束手束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0章 束手束脚(1 / 3)

李雪瑶除了闲着唠嗑,也是爱打听的习惯使然。

钱进闲聊道:“听说这次发酵得挺好的,没有一缸中途腐败变质。今天明天能知道结果了。”

“发酵饲料要是研究成功了,咱们的养殖场还能大发展。”

秦淮茹心里与有荣焉,微笑道:“全国都用上了颗粒饲料和发酵饲料这两样技术的话,猪肉产量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吧?”

钱进眉飞色舞道:“这是肯定的。估计连猪肉价格都会下降一些。”

“烘干机那些也搞定了的话,别说猪肉了,牛羊过冬都能吃上好料,牛羊肉也可以提高产量。”

李雪瑶凑趣道:“小铭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了?”

钱进疑惑道:“哪句?”

李雪瑶一时之间忘记了,“就是那句,什么一条龙的。”

秦淮茹接话道:“一条龙产业升级。”

李雪瑶笑道:“没错没错,就是这个词。小铭不单能做事,写文章发明新词也是能手。”

会说话的人可以多说些,秦淮茹美滋滋的听着。

钱进娓娓道来,“不止一条龙,是整个畜牧家禽水产养殖业的升级。”

“农科院的人说了,渔场养殖鱼苗需要喂好料,他们现在都是电磨磨细了,加水和成糊糊,直接泼洒进池塘里。”

“这些糊糊与水溶为一体很快就沉入了池塘底部,直接大量浪费掉了,实际利用率非常低还污染了水质,增加了很多病害。”

“他们把颗粒饲料试着扔进水池,没有很快溶进水里,只要改进饲料配方,养鱼不说,至少鱼苗的供应会有很大的发展。”

京城城区的淡水鱼供应,70%是附近几个水库养的库区鱼,其中70%是鲢鱼、鳙鱼,青鲤鱼占10%,鲫鱼占10%,草鱼暂时几乎没有。

生产队养的先保证生产队的需求再收购,大队、公社养的大部分被收购走。

鱼的喂养基本是靠抛洒人畜粪便和各种草料,一般不会使用粮食。

单单鱼苗、鱼种的喂养,京城每年需要80、90万斤的粮食。

能有颗粒鱼饲料,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

鱼饲料,秦淮茹没听李铭提起过,“那以后大伙都能吃得起鱼了。”

“昨天市场上一斤多的活鲤鱼,要9毛多钱一斤,比一级猪肉还贵。我看了两眼,没舍得买。”

李雪瑶分享生活小常识,“可以买些小鱼,小鱼便宜,照样可以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就是有了鱼饲料,产量估计也很有限。”

“生产饲料需要有机器,需要花钱用汽油、柴油,解决了机器也不好解决这两样东西。”

钱进起身去换报纸,“生产饲料实际花费的油钱不用多少。”

“现在买油确实是个难题。有了需求,后续会修改计划,再说石油年年都在增产。”

张掖,1965年56#汽油每吨500元,0#柴油每吨390元,有补贴的农用柴油更低。等到1972年的时候农用0#柴油145元每吨。

这个时候的汽油票、柴油票有按公斤算,也有按公升算,公升就是升,不影响计算成本。

1千克汽油0.5元,柴油0.39元。

李铭开的BJ130小货车,怠速的时候发动机转速550转每分钟,耗汽油245克每马力小时。

4马力的发动机,差不多耗油1000克每小时。

这个动力能够支撑新研制的每小时100公斤饲料的颗粒机运转。

生产1公斤颗粒饲料耗费汽油0.005元,5厘;加上粉碎机的5厘,总共才1分钱。

牧草更不值钱。

假如使用电力的话,农村的电费3-6分钱每度,也贵不到哪去。

相比节省下来的粮食,怎么算都很划算。

小型机械耗费不多,全国大量使用饲料机器也不会对石油电力部门产生很大压力。

看起来像是大有可为。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张海洋风尘仆仆的从乡下赶回来,“怎么又没人啊?”

罗芸撇嘴道:“今天全市都在开会,学习‘加强资金、物资和物价管理的规定’,他们当然要回单位了。”

张海洋很不以为然,不断冒出些怪话,“有规定也要有人去执行。之前发了那么多通知也没见大伙有多么遵守。”

“一而再的通知要求大家要团结呢,现在别说不同单位之间,同个单位到处都是你打我、我打你。”

“我估计啊,这次还是一纸空文而已!”

张海洋拿起自己桌面上的纸扇,使劲的扇着风。

周晓白对两人谈论的事不感兴趣,抬头问道:“张海洋,养殖场那里的试验怎么样了?”

张海洋一拍脑门说道:“我差点把回来的正事给忘了。”

“这回发酵出来的饲料,有香味有酒味,他们拿嘴里尝了下,还有些甜味。”

“发酵过程算是试验成功了,现在可以进入下一步了,验证饲料适口性和帮猪增重的效果。”

罗芸诧异道:“直接拿嘴里吃啊?”

张海洋解释道:“他们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