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玖小君>其他类型>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42章 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2章 不是想搞就能搞的(1 / 3)

星辰公司缺信得过的人手。

只能是大舅哥兼任着镁国分公司、日笨分公司的经理,还有即将设立的荷烂、瑛国分公司经理。

这次薪加坡分公司的陆瀚良回港城,娄晓娥准备征询他本人的意见,是否愿意去接手日笨分公司。

火星贸易的销售员也在加强培训,争取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能够接手一些管理工作。

这些业务员是跟随公司从零开始做起的,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也从中获得了高额回报,对公司的前景更为乐观,对公司的忠诚度会比外面招聘的人靠谱些。

例会开完,星辰公司的管理层一起去荃湾工地视察。

有一栋厂房已经装修好了,杯面的生产将会安排到这里,离葵涌的码头很近,十分合适出口。

手表工厂也提上了日程。

相比京城,港城的各项业务是突飞猛进。

这也是没辙的事情。

最简单的,内地生产的东西出口给谁?

苏国想骑在我们脖子上,我们好不容易才站起来,这是肯定不可能答应的,双方关系好不起来,出口数量有限。

镁国此时是全球最大市场,它要封锁一个国家,各大主要市场的企业基本会遵守封锁的规定。

日笨、四小龙的起飞全靠的是出口镁国市场。

也是这个时期,内地和四小龙逐渐拉开了差距。

虽说内因决定成败,但是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口经济,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几十年后,古巴、北朝藓也想搞好经济,镁国不给解除封锁,照样没辙。

经济规律摆在那里,国家的起步发展需要从国外赚取收益,又或者能借到钱来投入到国家建设上。

说到底,扯掉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谁实力强谁说了算。

有实力的人才能安稳赚钱,没实力的随时做好被收割的准备。

海淀。

八益学校的礼堂前面。

围了一圈小伙伴。

张海洋站在人群中间,“现在有个跑腿的任务,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参与。”

刘国平什么也没问,直接答应道:“肯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杨晓京小心思比较多,“有没有奖励的?”

张海洋得意道:“哥们儿这里向来没有白帮忙的说法。”

“出差补贴和自行车补贴都按标准的给,会不会垫钱进去那就看你们自己怎么花了。”

刘国平追问道:“是去乡下么?”

要用自行车,那就肯定不是外地,有出差补贴也不可能是城里。

张海洋仔细说道:“新研究出来了一款颗粒饲料机,想大规模生产被配件材料限制了。”

“想在原材料的分配上做文章,就需要借助一些力量。”

“现在打算在京城周边的农村收集一些支持的声音。”

“你们的任务是明天去乡下的公社,请他们写份材料支持颗粒饲料机的推广。”

杨晓京疑问道:“空口无凭,我们怎么能说服他们呀?”

“你别着急。”张海洋娓娓道来。

“酦酵饲料技术也研究出来了,到时候带上这份资料去乡下,生产队会热情招待你们的。”

“他们要是不信,汇总他们的信息,后续会发个参观邀请函给他们,让他们眼见为实。”

“他们要是信了,你们拿出模板给他们参考,请他们帮忙写一封支持的稿子。”

杨晓京随口道:“有底稿的,让他们抄一遍是吧?这个简单。”

张海洋立马否定道:“底稿只能参考,不能一模一样照抄,照抄的稿子没用。”

“而且底稿必须交回来,这个是报销的凭证。没有底稿的没得报销。”

秦淮茹写的底稿不能流落在外,同时也避免了其他人瞎凑热闹,没稿子的不算数可以避免其他麻烦。

杨晓京不太乐意的说:“这还不能弄丢了。”

“两人一组,能弄丢那也是奇葩。”

张海洋接着吆喝道:“愿意去的现在报名,然后分配公社名单,京城200多个公社,太远的不合适去,数量还是有限的。”

刘国平接话道:“算我一个。咱们办事总得有个名头吧?”

张海洋得意笑道:“颗粒饲料机推广小队,这次鄙人是小队长。”

刘国平乐呵呵道:“海洋,你这次算出头了呀!没有再当副手了。”

张海洋嘻笑道:“你们这帮骄兵悍将,个个自认为能耐大。这个队长不是我来当,还有谁能当!”

杨晓京突然说道:“你们慢慢闲聊,我先挑公社,附近的四季青、万寿山这些都归我了哈。”

有了开头的人,一窝蜂的都想挑离城近的公社,笑闹成一团。

年轻人精力充沛想做事,还不需要发工资。

轧钢厂的人最近都比较忙,没空下乡去折腾。

这也是李铭启用这些人的缘故。

港城。

傻强在九龙挺了几天,还是过海去了港岛谭臣道。

人在湾仔街市的阿海听闻此事,让手下人把傻强带到社团的新驻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